5月31日,市婦聯、市教育局、市關工委聯合舉辦“線上家學堂”,幫助廣大家庭建立空中課堂,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提升家庭教育幸福感。 本期“線上家學堂”特邀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黃惠蘭,為廣大家長在線分享家庭教育36計之第11計樣板計——父母要給孩子當好第一任老師。 “我為孩子付出了一切,現在他還要靠我生活呢,居然看不起我,覺得我沒見識,給他丟臉!薄袄蠋,我的孩子脾氣不好、拖延、沒有耐心,怎么辦?”“孩子被老人寵壞了,被同學帶壞了怎么辦?”針對這些問題,黃惠蘭從“為什么、怎么辦”兩個維度展開分享。 黃惠蘭認為,孩子看不起父母,對父母缺失尊重,當然有孩子的責任,但完全把責任推給孩子無助于問題解決。孩子從生物人社會化,影響最大最早的是“首屬群體”。狼孩的“首屬群體”是狼群,狼群是狼孩的鏡子,社會化的結果在狼孩大腦中只能形成狼孩的“鏡中我”。孩子的“首屬群體”是家庭,父母是最重要的鏡子和樣板。同時孩子透過你對他的反饋,形成自我認知和行為范本。也就是孩子透過別人看他的眼睛,知道自己是誰、世界如何看待他。最后,個體只對重要的“鏡子”做出反應,不重要的“鏡子”會忽略,使之不進入“自我”。孩子先受父母再受其他家人和外人的影響,先模仿父母,再模仿他人。他人最多是次重要或不重要的鏡子。假如他人對他影響更深,需要思考的是我們多做了什么,少做了什么,讓我們的正向影響力那么弱? 父母如何給孩子當好第一任老師?黃惠蘭表示,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自我修煉,希望孩子怎么樣,除了說給他聽,還要做給他看,最重要的是示范給他好的生命狀態、人生態度和為人處世的方法。 當你的孩子想成為你的樣子,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成為更好的自己讓孩子踩著你的腳印,然后支持他超越你;當你的孩子不想成為你的樣子,甚至發誓絕不成為你那樣的人,意味著你對他說什么做什么都沒用。你能做的就是放棄試圖改變孩子,回來修正和提升自己,因為你是孩子的樣板,你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 真正的教育從孩子出生開始,孩子后來在學校和社會的表現是對父母早期教育的檢驗。成是你,敗也是你,是非功過都是你,所以一定要當好第一任老師。 |
GMT+8, 2022-6-11 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