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讓人看完會覺得很奇怪的愛情電影。 本片改編自八月長安的同名小說,和《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并稱振華三部曲。 電影片名前兩個字 “暗戀”,很顯然講的是兩位主人公之間若即若離的曖昧關系,而后四個字則對應男女主角的名字——盛淮南和洛枳!蛾套邮钩分性唬骸伴偕茨蟿t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正好象征兩人總不在一條線上奔跑的愛情。 看得出來,小說在這些細節處理方面做足了功課,但改編成電影之后,卻無時無刻不透著大寫的“尷尬”兩字。 一、牽強附會的故事 或許是之前大量國產俗套愛情片已經把觀眾的期待值降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至于任何一部沒有車禍、絕癥、墮胎等狗血元素的愛情電影,觀眾都會覺得還不錯。 然而,擺脫了那些所謂的爛大街設定和元素之后,真的就是一部好的愛情電影嗎?《暗戀.橘生淮南》給出了一個否定的答案。 電影的前半段確實緊扣住“暗戀”兩個字。 洛枳父親早亡,母親含辛茹苦獨自將她扶養長大,一次偶然機會,她認識了陽光大男孩盛淮南,從此不可自拔的愛上對方。 高中時的兩人身份和地位完全不對等。盛淮南屬于典型高富帥,成績還特別優秀,而洛枳盡管學習還能勉強趕上盛淮南,可其它方面卻相差甚遠,單親家庭的成長環境,讓她始終無法邁出表白那一步,只能把對盛淮南的感情深埋在心底。 這一段的情節固然設定有些俗套,但勝在演員張雪迎對青春期女孩暗戀男生小細節的準確把握,迷離而閃動的眼神,愛他又不肯說出口的矜持,在張雪迎的演繹下,內斂又含蓄、敏感又知性的洛枳栩栩如生。 可到了中段進入大學校園生活后,洛枳對盛淮南的暗戀直接轉變成明戀,兩人還在各種機緣巧合下迅速墜入愛河,則與起初設定的基調漸行漸遠。于是,電影在不經意經開始走向流水和公式化,兩人相處的時光雖然甜出蜜來,卻讓整部電影失去了讓人追看下去的新鮮勁,變得平庸無比。 縱觀全片,會發現電影在設置戲劇沖突時顯得極為刻板,且方法不多,大部分沖突橋段全靠誤會,稍微思考一下就會發現只要角色正常進行交流,完全可以輕松解決,雖說戲劇沖突是推進故事發展的原動力,但這是建立在沖突本身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面,脫離現實的刻意為之,只會讓人頓生厭感。 除此之外,影片精心設計的一些鋪墊橋段硬傷更是明顯,且完全不顧正常的邏輯思維,如大學法律課上洛枳與盛淮南關于一起意外事故的辯論,完全可以和現實情境進行比照,升華主題,卻還是不幸淪為大談人性良知的“假大空”理論,缺乏法律本身的冷靜和超然。 這也折射出全片對現實社會的態度,不管外界環境如何,盛淮南是否為洛枳仇家的兒子變的都不重要,反正愛情大過天,只要有愛情,就可沖破任何世俗的約束,家族矛盾完全不會影響兩人在愛情道路上奔跑的速度。 二、人物塑造的失敗 前面已經提到,本片女主角的三觀存在嚴重問題,所以,不管電影把她形象塑造的如何完美、個人多么優秀,卻總給人無腦的感覺,同樣的道理也體現在男主角盛淮南方面。 明知自家虧欠對方很多,卻還裝作未發生任何事情一般,不要說經濟補償,連句象征性的道歉都沒有,如果說洛枳隱瞞父親的事情是因為自己先動了感情,生怕盛淮南知道真相后會遠離自己,那么盛淮南在知道真相后僅僅只是把暗戀變成明戀,則顯然欠缺一個正常男人的擔當。 如此就造成兩位主要角色很不討人喜歡,可電影卻花費大量時間用在他們身上,從而導致配角們戲份偏少,且沒什么存在感,看到最后觀眾們突然驚覺,在這部電影中竟然找不出一位真正讓人能夠接受的角色。 女二葉展顏,她的出現屬于典型例行公事。男女主人公之間一定要出現一位各方面都非常優秀的第三者,且這人和男主角更為般配,這樣才能讓感情產生波折,如此設定在國產電影中仿佛已經成為鐵律,只不過,這次的女二號卻完成的一點都不合格,葉展顏從頭到尾的表現,似乎都在告訴別人自己正是那類讓人最討厭的心機女,對洛枳行為的熟視無睹、故意隱瞞真相、撒謊去惹人憐愛,種種不齒行為連旁邊的路人甲都看得清清楚楚,可我們的男主角盛淮南就那樣不可救藥的愛上她。 葉展顏的優秀毋庸置疑,但過于鋒芒畢露的性格,其實并不適合擔任這種可以搶走女主角心儀男生的重量級角色,同時,她每次出現的時間節點都目的性明顯,就是奔著拆散男女主角,使得角色屬性太像工具人,根本體現不出什么個性表達。 比她更慘的是,其它有些戲份的角色,如盛淮南的好兄弟張明瑞,洛枳高中時代的閨蜜鄭文瑞,還有另外一堆叫不出名字的同學,他們的作用猶如背景板,只不過提醒著觀眾,主人公目前正處在一個什么階段,其他對劇情來說實在是可有可無。 演員表演方面,辛云來一如既往的糟糕,尤其在張雪迎的襯托下,這種對比更為明顯。故事前半段,辛云來對盛淮南這個角色的理解,還停留在簡單的接近而不是進入,毫無表情的臉孔,有氣無力的對白,仿佛都在提醒觀眾,他已經盡力了,效果不佳確實因為自己能力有限。 三、文學改編的無奈 本片的拍攝目的很明確,就是奔著觀眾都喜聞樂見的男女間感情糾葛,用現在流行的名詞,這種叫青春傷痛文學。 只不過對于市場來說,打著傷痛文學的旗號有一次就足夠,太多泛濫后只會形成反噬,并讓觀眾厭倦。 畢竟,電影和小說的受眾群體完全不一樣,相比較來說,小說因為文字的關系,更容易讓人在兩者之間產生遐想,從而忽略掉作品本身傳達出來思想的不確定性?呻娪安灰粯,無論是導演、編劇,亦或各類技術工種,他們的目的都只一個——即是否能夠用最快的時間,讓觀眾接受文字的影像化。 同時,受困于時長所限,電影不可以完全照搬小說故事情節,只能進行大刀闊斧的刪減和改編,高明的導演和編劇,會提取小說最精華的內涵和內容,通過獨特的敘事節奏和直觀的畫面,去還原原著精髓,反之低水平的編導,則只會記流水賬,毫無重點,直至與小說內容大相徑庭。 《暗戀.橘生淮南》是小說近三年來的第三次改編,前兩次劇版雖然口碑平庸,但起碼劇情還原度不錯,可電影版在拋棄了原著的諸多設定后,儼然已經變成一個全新的故事。 糟糕的是,就算以一個新故事的角度來衡量,本片也基本不合格,尤其后半段的割裂和跳躍,男女主人公不停分開、錯過,然后又莫名其妙的再次相逢,簡直拿觀眾當傻子看待,何況本片的編劇還是八月長安本尊,則更讓人無法理解。 電影原定檔期是520,從結尾出現的“告白吧,趁現在”,也可以看出這種傾向,只不過,錯過了520這個最佳檔期后,本片選擇在端午節上映,顯得既無奈也被動,畢竟,這種愛情電影在傳統佳節時,其實很難吸引主流家庭觀眾。 |
GMT+8, 2022-6-13 19:46